到底什麼是「一例一休」?你被影響了嗎?
原勞基法第36條 : 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休息,作為例假。(這條款其實只保障勞工週休一日,而非週休二日。)
但為了能有效推動周休2日,將「1日例假」再拆分強化為「1日例假、1日休息日」,就成了目前最火紅的話題「一例一休」。
▼原勞基法第36條(舊)
本文索引
什麼是「一例」?什麼是「一休」?
「例」指的是例假,勞基法規定「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休息,作為例假」。
「休」指的是休息日,勞基法目前尚無定義,一般泛指扣除一周5天工作日與1天例假日剩下的那一天。
「例假日」跟「休息日」的不同在於,
除非有緊急事故,否則「例假日」雇主不得要求員工出勤,若出勤則當日工資加倍,且必須擇日補休。(即工資雙倍又可以補休假)
「休息日」只要雇主與員工達成共識,即可加班,
當日薪資前兩小時以1.34倍計算,逾兩小時後增為1.67倍,勞資雙方若同意,才可以將加班費以補休代替。
※勞工必知的權益: 「一例一休」三讀通過,休息日來加班的話→加班費提高
《勞基法》第36條、第40條改成:
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,其中1日為例假,1日為休息日。
沒有天災、事變或突發事件,雇主不得使勞工於例假日出勤,
若因前揭原因有使勞工出勤者,該日應加倍給薪,並應給予勞工事後補假休息。
總結:
「例」與「休」差別:
例假日禁加班,休息日可加班
簡單來講,
所謂「例」就是例假日不能加班,即使勞工主動想加班都不可以,否則雇主就違法;
而所謂「休」,則是休息日允許勞工加班。
所以身為勞工,你就必須了解在一例一休推動實施後你的「加班費」該怎麼算了?
(以下來自Yahoo新聞)
修法以來爭議不斷的「一例一休」日前上路,原本政府希望提高加班費,減少企業要求員工加班的情況,
然而,勞工還沒領到加班費,企業增加的成本已提早轉嫁到民眾身上,包括餐飲業、影城、客運等紛紛喊漲,
就連看病的掛號費也傳出漲聲,影響已逐漸浮現,到底什麼是「一例一休」,又對民眾的食衣住行育樂產生哪些衝擊呢?
什麼是「一例」?什麼是「一休」?
「例」指的是例假,勞基法規定「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休息,作為例假」。
「休」指的是休息日,勞基法目前尚無定義,一般泛指扣除一周5天工作日與1天例假日剩下的那一天。
「例假日」跟「休息日」的不同在於,除非有緊急事故,
否則「例假日」雇主不得要求員工出勤,若出勤則當日工資加倍,且必須擇日補休。
「休息日」只要雇主與員工達成共識,即可加班,
當日薪資前兩小時以1.34倍計算,逾兩小時後增為1.67倍,勞資雙方若同意,才可以將加班費以補休代替。
為什麼要推行一例一休?
勞基法修法前,勞工每周有一天例假日,也就是「一例」。
政府為了全面落實「周休二日」,於是將規定改為「一例一休」,
讓勞工每周能有一天例假日以及一天休息日,將休息日單獨提出並增加出勤加班費,
希望降低雇主要求加班的誘因,減少勞工負擔。
同時,比起法定周休二日,一例一休也給予企業較大的調度彈性。
一例一休上路後 帶來哪些影響?
・算法改變 加班費變貴了
對企業最直接的影響,就是支出的加班費較以前大幅增加。勞工工作日加班,前2小時每小時加給1/3,之後加給2/3,休息日、
例假日或國定假日出勤,也依不同情況加給1/3到加倍工資,可上勞動部加班費試算系統查詢。
・想加班也不行 部分勞工「變相減薪」
對於藍領階級、公車司機等職業,加班費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。一例一休上路後,為了降低人事成本,
業者要求員工「依法休假」,可能導致「變相減薪」,司機加班費不增反減,每個月加班費比過去少領上萬元。
・連鎖餐飲業喊漲 超商排班成難題
知名連鎖業者包括八方雲集、鬍鬚張、三商巧福、麥當勞等部分商品宣布漲價,台北誠品電影院、桃園美麗華等影城確定調漲票價。
至於民眾生活中仰賴的便利超商,加盟主估計一例一休後人事成本至少漲2成,造成加盟主排班上的困難度,如何靈活排班變成新課題。
・勞工分紅恐變少 工商大老憂通膨
行政院長林全表示,修法後減少勞工工時,公司要維持生產力不變,需多僱用勞工,勞工分紅可能比之前少,明年調薪空間也會變小。
而客運、餐飲業等百業喊漲,工商團體批評衝擊比油電雙漲還大,恐造成通貨膨脹,林全也回應會密切關注。
・客運業者頭大「影響史無前例」
客運因為人事成本增加,且油價飆漲,部分業者正考慮減少離峰班次,首都客運則已宣布提漲台北到宜蘭的車票費用,
消費者荷包也要失血。北市公車業者則表示,雖然票價半年內不會調整,但在有限人力下,可能減班因應,「影響是史無前例」。
・醫院假日門診變少了 取消剖腹產預約
以醫院來說,由於人事成本增加,許多醫療院所已研議減少周六門診,部分診所將假日掛號費調高50元不等。
林口長庚醫院則宣布,元旦、雙十節或周末假日,除非緊急醫療需求必須剖腹產,院方不再接受產婦預約剖腹產。
・周六郵局調整營業時間 員工反彈
目前全台一共有287間周六郵局,一例一休上路後,將有一半的周六郵局不營業,但有營業的郵局將延長到下午,
從半天班改為全天,引發員工不滿,在臉書串聯連署抗議,要求周六上班要給加班費,勞資雙方談不攏。
・製造業搶買機器人 朝「關燈工廠」邁進
一例一休上路,增加工廠勞動成本,包括和大集團、上銀科技、宏全國際等大廠,都決定提升智慧自動化生產的比重,
未來幾年內將增加機器人應用及採購。未來製造業可以靠著機器人在晚上關燈生產,節省人事開銷,朝「關燈工廠」發展。